Sit finis libri, non finid quaerendi

    费希特打着康德体系代言人的幌子,把康德的话全糟蹋了。费希特在《Grundlage der gesamten Wissenschaftslehre》的“序言”中骄傲地宣称:“我的体系同康德的毫无不同之处”,虽然康德不同意,但是康德已经垂垂老矣,无能为力了,只能由他去乱搞。
    今天他对我说,费希特的哲学论证与其说是论证,不如说是行话的轰炸,或者更像是唱戏。戏的梗概如下:先是自我意识得以产生的主体,主体的命运是通过“限定”自身而认识自身,这一伟大的冒险只能借助客体才能实现,客体是主体设定的,但又作为主体的否定而与之对立,在这种辩证关系中,主体每一次朝外的历险都是一次自我的异化,只有经过长期的自我分裂和艰苦跋涉后,自我才能找到圣杯(圣杯原来是“理智直观”),自我最终获得了自由。自我限定的“过程”并不是在时间中发生的,因为时间不过是它的一个产物。这出戏剧,细节上容有出入,但经过叔本华、费尔巴哈、马克思,一直到海德格尔,陆续上演一遍。它在说服力上所欠缺的,却在魔力(催眠力)方面得到充分地补足。
    我当然听得目瞪口呆。在各种人文知识当中,我最悚哲学了。如果你在史学方面显得外行,你可以推诿给你不是该领域的专家,你没有花时间去学外语、接触相关的研究成果等等。但是如果在哲学论题上显得外行、可笑,你就毫无推诿之余地了,貌似没有任何论证、推理是对你保密的,如果你不懂,只能说明你脑子不够聪明,仅此而已。
     那么,脑子不笨的人是如何生活的呢?就算是费希特在唱戏罢,也必须是那些最有勇气、心智最敏锐的人才有能力登上这个戏台子罢。比方说守城好了,也有一触即溃,丢了城池弃甲曳兵而走,被敌人追着宰杀的;也有顽强、有技巧地坚守,予敌以打击,但攻城者也豁出去了,死命攻进去把守军灭了的。虽然都是城破人亡,但意义岂可同日而语哉?古来至今,无非是摆了两个戏台子,你或者在你的戏台子上卖力地唱戏,或者站在自己的戏台子上嘲笑别人卖力地唱戏,或者在戏台子下伸长了脖颈津津有味地看别人唱戏。

2条评论

  1. Gui said,

    2009年06月15日 在 4:00 上午

    不懂外语可以是理解哲学论证的障碍啊。你以前不是举过佛经和波斯哲学的汉译文的例子吗? 如果读者只懂汉语,是死活也理解不了的。

  2. James said,

    2009年06月15日 在 3:24 下午

    to Gui外语和哲学思考的确是有关系的,但这种关系同外语和历史学习的关系毕竟不是一个等级的。佛经不算哲学。很多佛教术语和语法翻译成半文不白的汉语的确很难懂,这纯粹是翻译技术的问题,如果我懂藏语,直接读藏传佛经,就很好懂了(虽然藏传佛经也是翻译过来的)。


留下评论